question-icon 如何处置作假骗购经济适用房的人?

我之前为了能买到经济适用房,提交材料的时候稍微做了点假,现在有点害怕被查出来。想了解下,如果被发现作假骗购经济适用房,会怎么处置我呢?心里一直很忐忑,希望能有个明确的答案。
展开 view-more
  • #经济适用房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经济适用房是政府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提供的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对于那些通过作假手段骗购经济适用房的行为,法律有明确的处置规定。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骗购经济适用房是指申请人故意隐瞒、虚报或者伪造有关信息,以不符合购买条件的情况获取经济适用房购买资格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经济适用房的公平分配原则,损害了真正需要住房保障的中低收入家庭的利益。 根据《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弄虚作假、隐瞒家庭收入和住房条件,骗购经济适用住房或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的个人,由市、县人民政府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限期按原价格并考虑折旧等因素作价收回所购住房,并依法和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出具虚假证明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具体来说,如果骗购行为被发现,相关部门会进行调查核实。一旦确定存在骗购情况,会要求骗购者限期按原价格并考虑折旧等因素作价收回所购住房。这意味着骗购者不能再继续占有该经济适用房,并且只能按照规定的价格收回购房款,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经济损失。 此外,如果骗购行为情节严重,还可能涉及到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等行为,可能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罚款、拘留等。如果骗购行为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可能会以诈骗罪等罪名进行定罪处罚。 对于参与骗购经济适用房的单位和个人,除了要承担上述法律后果外,其不良信用记录还可能会被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对其今后的信用评级、贷款等金融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相关部门还会加强对经济适用房申请、审核等环节的监管,防止类似骗购行为的发生。 总之,作假骗购经济适用房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相应的处罚。为了维护住房保障制度的公平公正,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合法权益,我们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如实提供申请信息。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