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手续费发票该如何做账?


在企业的财务处理中,收到手续费发票后的做账操作,需要依据相关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来进行。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不同情况下的账务处理方式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要明确手续费的性质。手续费是指因他人或机构为企业提供特定服务而收取的费用,像银行手续费、中介服务手续费等都属于此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是银行手续费发票,一般计入“财务费用”科目。账务处理如下:借:财务费用 - 手续费;贷:银行存款。这里的“财务费用”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相关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对“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范围规定。 若是收到中介服务等其他手续费发票,通常计入“管理费用”或者“销售费用”科目。当该手续费与企业的行政管理活动相关时,计入“管理费用”。账务处理为:借:管理费用 - 手续费;贷:银行存款。而如果是与销售业务相关的手续费,则计入“销售费用”。账务处理为:借:销售费用 - 手续费;贷:银行存款。这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费用分类和核算的原则,企业应根据费用的用途和性质,合理分类并计入相应的会计科目。 此外,在税务处理方面,取得的手续费发票如果符合规定,是可以进行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所以,企业在收到手续费发票时,要注意检查发票的合规性,确保可以正常进行税务处理。 总之,收到手续费发票后的做账,要先明确手续费性质,再依据会计准则计入相应科目,同时关注税务处理,以保证财务处理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