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该如何追赃款?


受贿罪追赃款涉及到一系列法律程序和规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受贿罪和追赃款。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而追赃款则是司法机关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追回并上缴国库或返还被害人的活动。 在我国,追赃款的主体主要是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有权对犯罪嫌疑人的财物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以防止赃款被转移或隐匿。对于与案件有关的财物,公安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挪用、损毁。 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人民检察院会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包括对赃款的处理情况进行审查。如果发现有遗漏或者处理不当的情况,人民检察院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或者重新处理。同时,人民检察院也可以自行决定对犯罪嫌疑人的财物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 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作出判决,并对赃款的处理作出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在实际操作中,追赃款的方式有多种。一种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退赃。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够主动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并积极主动地退缴赃款,这在量刑时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另一种是司法机关通过调查、侦查等手段,依法追缴赃款。司法机关可以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财产,对与犯罪有关的财物进行查封、扣押,并依法进行处理。 此外,如果赃款已经被转移、隐匿或者挥霍,司法机关可以通过追根溯源,查找赃款的去向,并依法进行追缴。对于善意取得赃款的第三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般不要求其返还赃款,但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总之,受贿罪追赃款是一个严肃的法律程序,需要司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操作。通过追赃款,不仅可以挽回国家和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也可以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