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要求撤销合同纠纷?
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依据。然而,有时会出现一些情况,使得一方想要撤销合同。那么,如何要求撤销合同纠纷呢?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要明确可以撤销合同的法定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重大误解指的是当事人因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例如,你以为购买的是某知名品牌的产品,结果收到的是仿冒品,这就可能构成重大误解。
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欺诈就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对方虚假的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比如卖家故意隐瞒商品的重大瑕疵,欺骗买家购买。
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胁迫是指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
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显失公平是指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
当符合上述法定情形之一时,就可以考虑启动撤销合同的程序。一般来说,需要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撤销合同的请求。这里要注意,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行使撤销权。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在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请求时,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证据可以包括合同文本、沟通记录、证人证言、鉴定报告等,用来证明存在可以撤销合同的情形。例如,如果是因为欺诈撤销合同,要提供卖家欺诈的证据,像虚假宣传的资料、隐瞒事实的聊天记录等。
总之,要求撤销合同纠纷需要符合法定情形,在规定时间内行使权利,并准备充分的证据,通过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请求来解决。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遇到网上视频被录屏威胁该怎么办?
欠钱被起诉诈骗怎样才能不坐牢?
离职后公司不发工资合法吗?
刑事二审上诉辩护律师的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什么叫做交通事故?
社保增员信息填写错误该如何修改?
担任法人有哪些利与弊?
公司运动会服装进项税是否可以抵扣?
刑事申请再审的法定期限是多久?
新公司法下股东出资责任是怎样的?
股东大会能否更换法人?
拖欠员工工资该怎么处理?
刷医保可以刷别人的吗?
破产受理后诉讼案件该如何处理?
离婚后女方的户口能否迁回娘家?
婚后有两套房,离婚后还能买房吗?
离婚财产纠纷中法院为何要冻结账户?
离婚时私有房产该如何分割?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交强险赔多少钱?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