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众型犯罪怎样进行返赃?


涉众型犯罪是指涉及众多被害人,通常是不特定群体的犯罪行为,比如非法集资、传销等。返赃就是把犯罪分子非法获取的财物归还给被害人。 从法律依据上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也明确,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及其孳息权属明确无争议,并且涉嫌犯罪事实已经查证属实的,应当在登记、拍照或者录像、估价后及时返还,并在案卷中注明返还的理由,将原物照片、清单和被害人的领取手续存卷备查。 涉众型犯罪返赃的一般流程如下:首先是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会对犯罪嫌疑人的财物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确保这些财物不被转移、损毁。比如,在非法集资案件中,会冻结犯罪嫌疑人的银行账户、查封他们名下的房产等。 然后是对涉案财物进行清理和甄别。相关部门会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进行核实,确定哪些是违法所得,哪些是被害人的合法财产。例如,在传销案件中,要区分哪些是参与者投入的本金,哪些是违法赚取的利润。 接着是确定返赃方案。对于权属明确的被害人合法财产,会及时返还。如果涉案财物较多、涉及被害人众多,可能会制定统一的返赃方案。这个方案会考虑到被害人的损失情况、财物的实际情况等因素。 最后是实施返赃。按照确定的返赃方案,将财物返还给被害人。返还的方式可以是现金、转账等。比如,通过银行转账将非法集资案件中被害人的本金返还到他们的账户。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财物可能已经被犯罪分子挥霍,无法全部返还;或者在确定被害人损失和返赃比例时存在争议。遇到这些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按照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进行处理,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