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审查是否为转继承案件?


在审查一个案件是否属于转继承案件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首先,要明确转继承的概念。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遗产分割之前,因为某种缘故尚未实际取得遗产而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其应继份额转由他的法定继承人继承。简单来说,就是在遗产还没分割的时候,本来有权继承的人去世了,他的那份遗产就由他自己的继承人来继承。 接下来,我们从几个关键要点进行审查。 第一,时间节点是关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这就要求必须是被继承人先死亡,然后继承人在遗产分割之前死亡。比如,老张去世后,他的遗产还没来得及分割,他的儿子小张也去世了,这种时间顺序符合转继承的要求。如果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那就不是转继承,而是代位继承了。 第二,审查继承人的状态。转继承要求继承人在死亡时没有放弃继承。如果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继承,那么就不会发生转继承。例如,小张在老张去世后,遗产分割前,书面声明放弃继承老张的遗产,那么即使小张随后去世,也不会产生转继承的情况。 第三,查看遗产的情况。转继承所涉及的遗产是继承人应继承的份额。也就是说,要确定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时依法有权继承的遗产范围。比如老张的遗产有房产、存款等,小张依法可以继承一定比例的这些遗产,在小张去世后,他应继承的这部分就会转由他的法定继承人继承。 第四,考虑遗嘱的影响。如果被继承人有遗嘱,并且遗嘱中对遗产的分配有特别安排,可能会影响转继承的发生。比如遗嘱中明确规定了某些遗产只能由特定的继承人继承,不能进行转继承,那么就需要按照遗嘱的内容来处理。 综上所述,审查一个案件是否为转继承案件,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从时间节点、继承人状态、遗产情况和遗嘱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