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徇私舞弊减刑罪如何判刑,法律上怎样认定?
我最近了解到徇私舞弊减刑这种行为,想知道要 是有人做了这种事,在法律上到底是怎么给他们判刑的,又是依据什么来认定他们确实犯了这个罪呢?很想详细了解这方面知识。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一般徇私舞弊减刑罪,简单来说,就是司法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按照法律规定,为了个人私利等不正当原因,给不符合减刑条件的罪犯办理减刑的犯罪行为。
从判刑规定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一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一般犯罪情节,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关于法律上的认定,首先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是故意,也就是明知道罪犯不符合条件还这么做。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等行为。比如,违法对严重的罪犯予以减刑,继续犯罪危害社会;违法减刑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收受罪犯及其家属财物而违法办理减刑等情况,都属于情节严重的表现。
相关概念:
徇私舞弊减刑罪: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的犯罪行为。
司法工作人员: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情节严重:包括违法对严重罪犯减刑继续危害社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收受贿赂违法办理减刑等情况。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