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储罪如何量刑?


非法吸储罪,全称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一种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并承诺还本付息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量刑标准。一般情形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一般情形”,通常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相对较少、涉及的人数不多,对金融秩序的破坏程度相对较轻。例如,一些小型的民间集资活动,可能涉及的金额只有几十万元,参与的人数也不过几十人。 如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通常被认定为数额巨大。其他严重情节包括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等情况。比如,某些非法集资案件中,犯罪分子通过虚假宣传,吸引了大量公众存款,涉及金额高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导致众多存款人血本无归,这种情况就属于数额巨大且情节严重。 而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数额特别巨大,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500万元以上的,可能会被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包括造成特别恶劣社会影响等。例如,一些大型的非法集资诈骗案件,涉及人数众多,范围广泛,严重影响了当地的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就可能会按照这一量刑标准进行处罚。 此外,单位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在司法实践中,量刑还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自首、立功、坦白、退赃退赔等情节,这些情节可能会对最终的量刑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