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抢劫罪如何判刑?


盗窃抢劫罪的判刑需要依据具体犯罪情形来判断。首先来说抢劫罪,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所说的“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通俗来讲,暴力就是对被害人直接实施身体上的强制力量,比如殴打;胁迫就是通过威胁等手段让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不敢反抗;其他方法则是除了暴力、胁迫之外能让被害人无法反抗的方式,像用药物麻醉等。 如果存在以下特殊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是入户抢劫的,“入户抢劫”指的是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像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要是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也会被认定为入户抢劫。 二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这不仅包括行为人本身就在该公共交通工具上,对旅客、司机、乘务人员实施的抢劫,也涵盖行为人对运行途中的公共交通工具加以拦截后实施的抢劫。 三是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是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是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就是行为人在抢劫过程中,因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而直接导致被害人重伤、死亡。 六是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是持枪抢劫的,即行为人在实施抢劫的过程中,手中持有枪支或者向被害人显示所佩带的枪支,不管是否实际使用枪支都不影响对此情形的认定。 八是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需要注意的是,盗窃和抢劫是两个不同的罪名,如果是先有盗窃行为,之后又转化为抢劫,这种情况要根据具体情节按照法律规定来综合判定罪名及量刑。法院在判决时,除了考虑犯罪行为本身,还会考虑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立功表现,是否取得被害人谅解等因素来最终确定刑罚。 相关概念: 入户抢劫:为实施抢劫行为进入他人生活相对隔离住所进行抢劫,入户盗窃后因被发现当场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也认定为入户抢劫。 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包含在公共交通工具内对人员抢劫,以及拦截运行中的公共交通工具后抢劫。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抢劫过程中因暴力等方法直接导致被害人重伤、死亡。 持枪抢劫:抢劫过程中持有枪支或向被害人显示所佩带枪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