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的责任要如何分担?


在交通事故中,责任的分担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事故双方的权益和赔偿问题。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交通事故责任分担的相关内容。 首先,要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也就是说,交通事故责任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来认定的,他们会依据事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其次,责任的划分有多种情况。一般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如果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各方均无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例如,在追尾事故中,后车通常要承担全部责任,因为后车没有保持安全的跟车距离。如果是两车相向行驶发生碰撞,双方都存在超速等违法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同等责任。 另外,对于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结果,如果当事人不服,是有救济途径的。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最后,责任分担与赔偿密切相关。在交强险的范围内,无论责任如何划分,保险公司都会在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超出交强险部分,按照双方的责任比例来分担赔偿责任。比如,一方承担主要责任,可能要承担70% - 80%的赔偿比例;承担次要责任的一方,则承担20% - 30%的赔偿比例。 总之,交通事故责任的分担需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的事故情况来确定。在遇到交通事故时,当事人要及时报警,配合交警部门的调查,以确保责任认定的公正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