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该怎么签?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拆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文件,它明确了拆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签订该协议的要点。 首先,要确保协议双方主体合法。拆迁人必须是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被拆迁人则是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所以,签订协议前,要核实对方的主体资格。 其次,协议内容要明确具体。补偿方式一般有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货币补偿的,要明确补偿金额、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产权调换的,要明确调换房屋的地点、面积、质量标准等。同时,对于搬迁费、临时安置费等补偿项目也应在协议中清晰体现。比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迁补助费。在过渡期限内,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处的,拆迁人应当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 再者,要注意协议中的违约责任。明确双方在不履行协议时应承担的责任,这样在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依据协议追究其责任。比如,如果拆迁人未按时支付补偿款,应承担怎样的赔偿责任;如果被拆迁人未按时搬迁,又该承担何种后果。 另外,签订协议时要仔细阅读条款,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向拆迁方询问清楚。如果对协议内容有异议,不要轻易签字,可以与拆迁方进行协商,争取达成双方都满意的协议。若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最后,签订协议后,要妥善保管好协议文本。协议是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凭证,一旦发生纠纷,它将是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依据。总之,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要谨慎,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