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行政调解解决医疗纠纷?
我遇到了医疗纠纷,和医院协商了几次都没解决好。听说可以通过行政调解来处理,但是我不太清楚具体该怎么做。想了解下行政调解医疗纠纷的流程、需要准备什么材料,以及调解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展开


行政调解医疗纠纷,是指在卫生行政部门的主持下,促使医患双方当事人就医疗纠纷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以下为你详细介绍行政调解医疗纠纷的相关内容。 首先是行政调解的申请。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医患双方可以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提出调解申请。申请时,医患双方一般需要提交书面申请书,申请书要写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事实与理由等内容。同时,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比如病历资料、检查报告等,这些材料能帮助卫生行政部门更好地了解纠纷的情况。 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就会受理该纠纷调解。受理后,卫生行政部门会安排专门的人员来处理。这些人员会对纠纷展开调查,调查方式包括查阅病历、询问医患双方当事人和相关证人等。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医疗纠纷的事实经过和争议焦点。 在调查清楚后,卫生行政部门会组织医患双方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情况,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医患双方进行沟通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在调解过程中,双方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来提出自己的主张。 如果经过调解,医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卫生行政部门会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协议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调解不成,医患双方可以选择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纠纷,比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行政调解医疗纠纷是一种较为便捷、高效的解决方式,但在整个过程中,医患双方都要遵守法律法规,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