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递交抗诉材料?


在法律领域中,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递交抗诉材料的相关内容。 首先,明确可以提出抗诉的主体。在刑事诉讼中,抗诉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二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而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提出抗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五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其次,准备好抗诉材料。一般来说,需要准备抗诉申请书,详细说明抗诉的理由和事实依据。同时,要附上原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以及能够支持抗诉理由的相关证据材料。证据材料应当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好,并制作证据清单,注明证据的名称、来源、证明内容等。 然后,确定递交的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如果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请求抗诉,应向作出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同级人民检察院发现符合抗诉条件的,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所以当事人通常是向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检察院对应的同级人民检察院递交材料。 最后,关于递交方式。可以亲自到检察院的控告申诉部门递交材料,也可以通过邮寄的方式。如果亲自递交,要注意携带好身份证件,确保材料完整。如果选择邮寄,建议使用挂号信或者EMS等能够查询投递状态的方式,并在邮件中注明“抗诉材料”字样。同时,要留意检察院的工作时间和地址,以免耽误。此外,不同类型的案件有不同的时间限制。例如,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请求抗诉的期限是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所以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抗诉材料,否则可能会影响抗诉申请的受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