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赔偿诉讼如何提交证据?


在交通赔偿诉讼中,提交证据是一个关键环节,它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如何提交证据。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证据。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材料。在交通赔偿诉讼里,常见的证据包括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医疗费发票、误工证明、护理证明、伤残鉴定报告、交通费用票据等。这些证据可以帮助法院了解事故的经过、伤者的损伤情况以及所产生的各项费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接下来谈谈提交证据的时间。当事人应当在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如果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然后是提交证据的方式。一般来说,当事人可以将证据整理好,制作证据清单,注明证据的名称、来源、证明内容等,然后向法院提交原件和复印件。法院在收到证据后,会进行审查,并将证据副本送达给对方当事人。 在提交证据时,还需要注意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真实性是指证据必须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伪造的;合法性是指证据的取得方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能够证明案件的相关事实。 最后,如果对方当事人对提交的证据有异议,可能会在法庭上进行质证。质证是指当事人在法庭上对对方提交的证据进行质疑和辩驳的过程。在质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就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发表意见,法院会根据质证情况对证据进行认定。 总之,在交通赔偿诉讼中提交证据需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确保证据的有效性和证明力,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