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如何打官司?
医疗纠纷打官司,是指患者和医疗机构之间因为医疗问题产生争议,通过向法院起诉来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下面为您介绍打官司的流程:首先是起诉环节。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一定条件。这意味着,原告得是和这事儿有直接关系的人,像患者本人或者家属;被告要明确,得清楚告的是哪家医疗机构;诉讼请求得具体,比如要求赔偿多少钱、赔礼道歉等,还得有事实和理由,说明为啥要告对方。同时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书,并交纳起诉费,等待法院审查是否受理。接着是受理阶段。法院会在7日内审核起诉材料,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了,法院认为该案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就会通知被告应诉。之后进入开庭审理环节。审判人员会安排具体开庭时间,原告、被告双方都要到庭。依次进行法庭调查,也就是双方提交证据、陈述事实;法庭辩论,各自阐述观点、反驳对方;法庭调解,看能不能协商解决;还有陈述最后意见等。在诉讼过程中,如果需要对医方是否存在医疗过错或受伤人员的伤残情况进行鉴定,申请人要向法院递交鉴定申请书,申请法院委托相关的机构进行鉴定,法院会向相关司法鉴定机构送交委托鉴定函和资料,然后等待鉴定机构出具结论。法院会在调查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对各项证据进行认定,适用相关法律,作出裁判文书。判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之后,如果有一方不服,在15日内都可以提起上诉,上诉至上级人民法院。如果双方在上诉期内都没上诉,那一审判决书就生效了。上诉后,二审法院将组织开庭审理,并在事实清楚的前提下依法判决,结果可能是维持原判、依法改判或者发回重审;二审判决是终局判决,判决送达后生效。要是赔偿义务人没有在判决生效后规定日期内支付款项,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另外,对生效的法院判决,当事人不服的,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6个月内提出,或者是在知道再审事项存在的6个月内提出。总之,打医疗纠纷官司,需要您详细了解这些流程,准备好相关证据,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