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怎样进行审理?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简单来说,就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等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提出要求被告人赔偿损失的诉讼。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这类案件的审理过程。
首先是立案阶段。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里的“刑事诉讼过程中”,是指从刑事案件立案以后到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比如,张三因李四的故意伤害行为受伤住院,产生了医疗费等损失,张三就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内,向法院提交附带民事起诉状,启动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接着进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法院在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会在五日以内将附带民事起诉状副本送达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十日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还会确定开庭日期,并在开庭三日以前将传票和通知书送达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
然后是开庭审理阶段。这一阶段又可以细分为几个小环节。首先是法庭调查,在这个环节,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然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宣读附带民事起诉状。之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分别陈述,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可以就 附带民事部分的事实进行陈述。接着是举证、质证环节,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据进行出示、辨认、质疑等。对于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原告要提供证明自己遭受物质损失的证据,比如医疗费发票、误工费证明等。再之后是法庭辩论,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原告和被告及其代理人也会围绕赔偿责任、赔偿数额等问题展开辩论。最后是被告人最后陈述,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也有相应的陈述权利。
最后是判决阶段。法院会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刑事和附带民事部分的判决。如果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在判决宣告前同被告人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且自愿撤回起诉的,法院可以准许。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上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7个最新问题
欠钱没还被软禁了该怎么办?
60平米的房屋拆迁能获得多少赔偿?
我国的商标注册归哪里管?
刑事案件律师会先收费吗
父母亲离异女方净身出户,男方不抚养孩子是否违法?
集体土地上厂房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我国是否支持同性婚姻?
土地预征收公告发布后下一步该怎么办?
到银行补缴社保的情况说明该怎么写?
在交警办证中心附近适合做什么生意?
有汽车驾照没有摩托车驾照被抓到会怎么处罚?
醉驾如何能不让检察院提起公诉?
强制执行款是由法院打款还是银行打款?
关于子女探视权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2024年醉酒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需要赔偿吗?
家长让孩子“退学上私塾”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吗?
债务加入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已为您展示了 17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