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根据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起诉状,如何理解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

我最近对法律问题比较关注,看到了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起诉状。我不太明白到底什么样的行为算是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想具体了解一下这个罪名在实际情况里是怎么界定的,希望能有人详细讲讲。
展开 view-more
  • #航空犯罪
  • #暴力犯罪
  • #飞行安全
  • #刑法罪名
  • #犯罪构成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简单来说,就是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并且这种行为危及到了飞行安全。 从法律规定来看,我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三条明确指出:“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下面来详细说说这个罪名的几个构成要素。首先是主体,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无国籍人,都可能成为这个罪的主体。 接着是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这里面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意思就是,行为人明明知道自己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威胁,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就好比在飞机飞行过程中,两名乘客因为一点小事争吵,然后大打出手,他们可能原本只是想互相伤害,但这种行为却放任了对飞行安全造成威胁的结果,这就是间接故意的情况。 再说说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也就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物安全。犯罪分子利用航空飞行的危险性和易受侵犯性,不顾机组人员、乘客以及重大公私财物的安全来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这里侵犯的对象必须是使用中的航空器。关于“在飞行中”,有明确的界定:航空器在装载结束,机舱外部各门均已关闭时起,直到打开任一机门以便卸载时为止的任何时间;要是飞机是强迫降落的,那在主管当局接管该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和财产以前都算。 最后是客观方面,就是行为人实实在在地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了暴力,并且这种暴力行为危及到了飞行安全。 相关概念: 一般主体:就是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能构成犯罪主体。 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某种危害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