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违法”?
我一直不太明白法律里说的“违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感觉有些行为好像不太对,但又不确定算不算违法。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该怎么去判断和理解“违法”这个概念,具体的标准和范围是怎样的呢?
展开


“违法”指的是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人们的行为没有遵守国家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一旦有人做出了违反这些规范的事情,就构成了违法。 从法律依据上来说,不同的法律对违法有不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如果违反宪法规定,那就是最严重的违法。比如,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否则就是违反了宪法的平等原则。 在具体的部门法中,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犯罪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比如,故意杀人、抢劫、盗窃等行为,都违反了刑法的规定,要受到刑事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如果有人侵犯他人的民事权利,如侵犯他人的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就是民事违法。例如,未经允许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就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此外,还有行政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了对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比如,违反交通规则、工商管理规定等,就属于行政违法,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判断一个行为是否违法,需要看这个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一般来说,违法需要具备几个要素,一是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二是行为人有过错(故意或者过失),三是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只有同时满足这些要素,才能认定为违法。而且,不同类型的违法,其法律后果也不同,刑事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违法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要承担行政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