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运用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时,可不必承担刑事责任。通俗来讲,就是当我们遇到坏人正在对我们或者别人做坏事时,我们采取行动阻止他们,就算让坏人受了伤,在合理范围内我们也不用担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了正当防卫的相关内容。该条第一款指出,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正当防卫的基本定义和总体原则。
要正确运用正当防卫,首先要明确正当防卫的前提是存在不法侵害。这里的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而不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比如,别人只是和你有言语冲突,并没有实际动手或者做出危害你安全的动作,你就不能以想象中的危险为理由进行所谓的“防卫”。
其次,不法侵害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也就是说,坏人的侵害行为已经开始,并且还没有结束。如果侵害行为已经结束,比如小偷已经偷完东西跑了,这时候你再去攻击他,就不属于正当防卫了。
再者,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必要限度一般是指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行为在手段、强度等方面大体相当。例如,别人只是轻轻推了你一下, 你就拿刀把别人砍伤,这显然就超过了必要限度。不过,如果是面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如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遭遇不法侵害需要运用正当防卫,要尽可能保持冷静,采取合理的防卫措施。同时,要注意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比如现场的视频、证人证言等,以便在事后能够证明自己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如果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存在疑问,也可以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签合同没到合同期辞职,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没有被现场抓住偷窥,警察还能抓到人吗?
在离婚协议中如何向过错方提出孩子抚养费的要求?
工商股权变更需要哪些资料,相关规定是什么?
在海南遇到本票付款纠纷,该如何找律师呢?
离婚后孩子改姓名是否需要生父同意?
女方继承前夫房产该如何分配?
电动车撞人后逃逸法律如何处理?
当事人是否可以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保密协议在离职后是否有效?
特定关税税率是什么?
申请一个商标需要多少钱?
之前交职工社保后来转灵活就业社保有什么影响?
小孩犯罪该怎么处理?
社保减员后电子税务 未同步怎么办?
学生被骗125元能追回来吗?
高速肇事逃逸该怎么举报?
子女不赡养老人该如何处理?
小区高空坠物致人伤亡的法律责任该如何明确?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