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怎样才能胜诉?


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要想胜诉,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明确医疗损害责任的概念。医疗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证据收集至关重要。患者需要收集能够证明医疗行为存在过错、损害结果以及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比如病历资料,它是医疗纠纷中最核心的证据,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检查报告等。这些病历能反映患者的病情、诊断过程以及医疗机构的治疗措施。此外,还可以收集与医疗行为相关的其他证据,如医疗费票据、诊断证明、证人证言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 再者,鉴定环节不容忽视。如果双方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等问题存在争议,通常需要进行医疗损害鉴定。鉴定机构会根据专业知识和相关标准对医疗行为进行评估。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医疗损害鉴定是判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是否存在过错、过错行为与患者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原因力大小的重要依据。 最后,要遵循正确的法律程序。患者可以先与医疗机构进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按照法院的要求进行举证、质证等诉讼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起诉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法院会根据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总之,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胜诉需要全面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