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起诉状该怎么写?


行政不作为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没有履行其法定职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所提交的法律文书。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相关内容。 首先,了解行政不作为的概念。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简单来说,就是行政机关该做的事没做。比如,公民向相关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部门在规定时间内未予答复或办理,这就可能构成行政不作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里的行政行为就包括了行政不作为。 接下来,说一下行政不作为起诉状的具体写法。 起诉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标题,直接写“行政不作为起诉状”。 第二部分是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原告如果是公民,要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写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则要写明行政机关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第三部分是诉讼请求。这部分要明确、具体地写出原告希望法院判决被告履行何种法定职责。例如,请求法院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为原告办理营业执照。 第四部分是事实与理由。事实部分要详细叙述行政机关不作为的具体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理由部分则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说明被告的行为为何构成行政不作为,以及对原告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比如,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后的一定期限内作出决定,而被告超过了该期限仍未办理,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第五部分是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原告要提供能够证明行政机关不作为的相关证据,如申请书、邮寄凭证、通话记录等,并说明证据的来源。如果有证人,要写明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最后一部分是尾部,要写明受诉人民法院的名称、起诉人签名或者盖章以及起诉的日期。 在撰写行政不作为起诉状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诉讼请求要合理合法,不能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二是事实与理由部分要真实、准确,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三是语言表达要清晰、简洁,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词汇。总之,一份规范、有效的行政不作为起诉状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