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执行申请书怎么写?


在法律执行程序中,当出现一些法定情形时,当事人可以申请中止执行,而这就需要提交中止执行申请书。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中止执行申请书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中止执行。中止执行是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由于出现某种法定的特殊情况,使得执行程序暂时停止,待这种情况消失后,执行程序再继续进行。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接下来,我们看看中止执行申请书的具体写法。一份完整的中止执行申请书通常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标题:一般直接写“中止执行申请书”。 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要详细写明双方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如果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还需写明其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 申请事项:明确提出请求人民法院中止执行的具体内容,例如“请求贵院中止[具体执行案件案号]案件的执行”。 事实与理由:这是申请书的核心部分,要详细阐述申请中止执行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比如,如果是因为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就需要说明延期执行的原因和合理期限;如果是案外人提出异议,要说明异议的具体内容和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同时,要准确引用上述《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条文,说明符合中止执行的情形。 结尾:一般写上“此致”以及具体的人民法院名称,然后申请人签名并注明申请日期。 需要注意的是,写中止执行申请书时,语言要简洁明了、逻辑清晰,事实和理由要充分合理,并且要按照法院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证据。这样才能增加申请被法院采纳的可能性。如果您在撰写过程中遇到困难,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获取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