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代理词怎么写?


环境侵权代理词是在环境侵权案件中,诉讼代理人在法庭辩论阶段为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就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等问题发表的综合性发言。以下为你详细介绍撰写环境侵权代理词的相关要点和法律依据。 首先,在撰写代理词前,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环境侵权。环境侵权是指因人为活动导致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从而对他人的人身、财产和环境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中的第七章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作出了专门规定,为环境侵权案件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代理词的开头部分,一般是称呼语,如“审判长、审判员”,然后表明代理人的身份和代理权限。接着,简要说明对案件的基本看法,例如“本代理人接受原告(或被告)的委托,就本案发表以下代理意见”。 正文部分是代理词的核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事实陈述:清晰地阐述环境侵权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具体情况。比如,详细说明污染是如何产生的,污染物的种类、排放方式等。在陈述事实时,要结合相关的证据,如环境监测报告、现场照片、证人证言等,以增强事实的可信度。 法律适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分析环境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表明只要存在环境侵权行为并造成了损害后果,侵权人就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此外,还可能涉及《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专门的环保法律。 因果关系论证:在环境侵权案件中,因果关系的证明是关键。由于环境侵权的复杂性,往往需要借助专业的科学技术和鉴定意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被侵权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规定请求赔偿的,应当提供证明以下事实的证据材料:(一)侵权人排放了污染物或者破坏了生态;(二)被侵权人的损害;(三)侵权人排放的污染物或者其次生污染物、破坏生态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关联性。代理人要通过合理的论证和证据,证明环境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赔偿要求:明确提出被代理人的赔偿诉求,包括财产损失、人身损害赔偿、环境修复费用等。赔偿金额的计算要有合理的依据,如依据实际的经济损失、医疗费用清单等。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下列损失和费用:(一)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二)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三)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四)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费用;(五)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代理词的结尾部分,一般是总结观点,再次强调被代理人的诉求和法律依据,请求法庭支持被代理人的主张。例如“综上所述,被告的环境侵权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恳请法庭支持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撰写环境侵权代理词需要严谨的逻辑、充分的证据和准确的法律适用。在实际撰写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补充,以更好地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