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起诉状怎么写?


环境污染起诉状是当您认为自己因环境污染遭受损害,向法院提起诉讼时需要提交的重要法律文书。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书写要点和内容。 首先,起诉状需要包含必要的首部信息。要写明标题“环境污染起诉状”,然后分别列出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原告是您自己,要写清楚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被告通常是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方,如果是单位,要写清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接着是正文部分,这是起诉状的核心。 诉讼请求是您通过诉讼希望达到的目的,比如要求被告停止污染行为、赔偿您因污染遭受的损失(包括经济损失、健康损害赔偿等)、承担环境修复费用等,要清晰、具体地表述出来。 事实与理由部分要详细阐述环境污染事件的经过。说明何时、何地发生了污染,污染的具体情况,如排放了何种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怎样的破坏,以及给自己的生活、生产或健康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同时,要说明被告实施污染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也是重要内容。列举您所掌握的能够证明环境污染事实和自身损害的证据,如现场照片、监测报告、医院诊断证明等,并说明证据的来源。如果有证人,要写明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最后是尾部,要写明致送的人民法院名称,由原告签名,并注明起诉的年月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按照这些规定来书写环境污染起诉状,能更好地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