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财产分割协议书怎么写才有法律效力?


要使离婚后财产分割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满足多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从主体方面来看,签订协议书的双方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并且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签订的协议可能会被认定无效。 其次,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这意味着在签订协议时,双方没有受到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的影响。例如,如果一方以威胁对方生命安全的方式迫使对方签订财产分割协议,那么这份协议就是无效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再者,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比如,不能通过协议将夫妻共同财产转移以逃避债务,这种行为就是违法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在格式和内容方面,协议书最好明确双方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详细列出夫妻共同财产的种类、数量、价值以及具体的分割方式。例如,对于房产,要写明房屋的地址、产权情况等;对于车辆,要写明车牌号、品牌等。同时,还可以约定违约责任,以保障协议的顺利履行。此外,建议在签订协议后,到公证处进行公证,这样可以增强协议的证明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