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起诉书应该怎么写?


在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劳动者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撰写一份规范的拖欠工资起诉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内容和写法。 首先,要明确起诉书的基本格式和必要信息。一份完整的拖欠工资起诉书通常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标题、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尾部。 标题一般直接写“民事起诉状”。接下来是原被告的基本信息,对于原告也就是劳动者一方,要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被告则是用人单位,需要写明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这些信息务必准确无误,以便法院能够顺利联系到双方。 诉讼请求部分,要清晰、明确地列出你希望法院支持的诉求。比如,要求被告支付拖欠的工资具体金额,以及如果涉及到经济补偿等其他费用,也要一并写明具体数额和计算方式。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如果你符合这种情况,就可以在诉讼请求中提出相应的加付赔偿金要求。 事实与理由部分是起诉书的核心内容。要详细阐述事情的经过,包括你在何时入职该单位,从事什么工作,劳动合同中关于工资支付的约定,用人单位从何时开始拖欠工资,拖欠的具体金额和时间段等情况。同时,要说明你为解决拖欠工资问题采取过哪些措施,比如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等,但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引用相关法律条文说明用人单位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以此来支持你的诉讼请求。 尾部部分,要写明受诉法院的名称,一般是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最后由原告签名,并注明起诉的日期。 此外,在撰写起诉书时,语言要简洁明了、逻辑清晰,事实描述要客观真实,引用法律条文要准确恰当。如果自己不确定如何撰写,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或者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