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基因、胚胎研究确立了什么规则?
我对人体基因 、胚胎研究方面的法律规则不太清楚。自己对这方面研究比较感兴趣,想知道在进行相关研究时,从法律层面到底确立了哪些规则来规范,是有严格的限制条件还是怎样,希望能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人体基因、胚胎研究确立了多方面重要规则。
首先,从伦理原则角度来看,存在尊重原则与无害原则。尊重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必须要尊重人的尊严、意志和隐私等基本权利。比如不能在他人不知情、不同意的情况下,拿他人基因进行研究。无害原则要求科学研究不能对个人、社会、环境和未来造成没办法挽回的损害。例如不能通过基因、胚胎研究制造出对人类有严重危害的生物。
其次,客观性与公益性原则也是关键。客观性原则强调科学研究的成果在获得、发布和运用等方面都应该是客观、没有偏见的,包括知识层面和伦理层面。这意味着研究成果不能随意夸大或歪曲。而公益性原则指出科研的目的不仅是增加知识,更要通过知识和行动推动公共社会发展,科研得优先考虑增进公共福祉。
从法律规定角度,《民法典》第一千零九条明确规定,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这是法律给相关研究划定的红线,一旦违反,相关科研活动就可能会被依法终止。
总之,人体基因、胚胎研究要在这些规则框架内进行,以保障研究既能推动科学进步,又能符合人类伦理道德和法律要求。
相关概念:
尊重原则:指科学研究必须尊重人的尊严、意志和隐私等基本权利。
无害原则:指科学研究不得对个人、社会、环境和未来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客观性原则:强调科学研究的成果的获得、发布和运用都应是客观的和无偏见的,包括知识上的客观性和伦理上的客观性。
公益性原则:科研的目的不仅在于增进知识,更在于以知识和行动增进公共社会发展。科研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优先增进公共福祉。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