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是否要负民事责任?


非法集资是一种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损害了众多投资者的利益。 从法律角度来看,非法集资者不仅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主要涉及到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这是因为非法集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侵权行为,侵犯了投资者的财产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当非法集资行为导致投资者财产损失时,投资者作为被侵权人,就有权要求非法集资者承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例如,在非法集资案件中,如果非法集资者通过欺诈手段骗取了投资者的资金,投资者可以依据《民法典》中关于欺诈的相关规定,请求撤销合同,并要求返还投资款及相应利息。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如果非法集资者与投资者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而非法集资者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投资者也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受害者还可以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意味着在非法集资的刑事案件中,受害者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一并提出民事赔偿请求,要求非法集资者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受害者要获得民事赔偿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一方面,非法集资者可能将骗取的资金挥霍一空,导致无财产可供执行;另一方面,在刑事追赃挽损的过程中,对于资金的分配和返还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但无论如何,从法律规定上来说,非法集资者需要对受害者承担民事责任,受害者有权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财产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