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合同没有备案会有什么影响?


在探讨租房合同没有备案的影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房屋租赁合同备案。房屋租赁合同备案是指房屋租赁双方将签订的租赁合同提交给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的行为。 从合同效力方面来看,租房合同没有备案并不影响合同本身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只要租房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自成立时就生效。也就是说,备案不是租房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 然而,租房合同没有备案还是可能存在一些不利影响。对于租客而言,没有备案可能无法享受一些公共服务。例如,一些城市要求租客办理居住证时,需要提供已备案的租房合同。如果合同没有备案,可能会影响租客办理居住证,进而影响其在当地享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权益。 从法律保障角度来说,备案后的租房合同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当房东将房屋再次出租或者抵押给第三人时,如果租赁合同已经备案,租客的租赁权可以对抗第三人。反之,如果合同没有备案,在遇到此类纠纷时,租客的权益可能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对于房东来说,没有进行租房合同备案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根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房屋租赁合同订立后三十日内,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到租赁房屋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违反该规定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个人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单位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综上所述,虽然租房合同没有备案不影响合同效力,但为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建议在签订租房合同后及时办理备案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