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税核定征收是怎样的?
我是个体工商户,不太清楚经营所得税核定征收的具体情况。比如怎么核定,征收比例是多少,和查账征收有啥区别,想了解这方面的详细内容,以便更好地处理税务问题。
展开


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税核定征收是税务机关针对个体工商户确定其应纳税额的一种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当税务机关难以通过查账等常规方式准确确定个体工商户的应纳税所得额时,会采用核定征收的办法。 核定征收主要分为定期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定期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对个体工商户在一定经营地点、一定经营时期、一定经营范围内的应纳税经营额(包括经营数量)或所得额进行核定,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例如,一家小杂货店,税务机关根据其所在位置、店铺规模、周边消费情况等因素,核定其每月应纳税经营额为 2 万元,按照相应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则是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由纳税人根据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以一家餐饮个体工商户为例,若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所得率为 10%,该商户当年收入总额为 100 万元,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就是 100×10% = 10 万元,再根据对应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对定期定额征收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适用范围、核定程序等内容。而《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则适用于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采用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的情况,规定了应税所得率的幅度标准等。与查账征收相比,核定征收不需要个体工商户建立完整、准确的会计账簿,对于一些会计核算不健全的个体工商户更为便利,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税负与实际经营情况不完全匹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