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是怎样的?
我是个个体户,对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不太明白。不知道这种征收方式是怎么操作的,征收标准是什么,和其他征收方式有啥区别,会不会让我交更多税,希望能了解清楚相关情况。
展开


个体户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是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情况,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对其生产的应税产品查实核定产量和销售额,然后依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税务部门根据一定的方法,给个体户确定一个交税的额度或者比例。 核定征收主要分为定期定额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等方式。定期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对个体工商户在一定经营地点、一定经营时期、一定经营范围内的应纳税经营额(包括经营数量)或所得额进行核定,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的一种征收方式。比如,一个小商店,税务部门根据其店铺规模、地段、经营状况等因素,核定每月固定缴纳一定金额的个人所得税。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按照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者应纳税所得额 = 成本费用支出额÷(1 - 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应纳所得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依据《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税务机关会根据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经营内容、行业特点、管理水平等因素核定定额。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体户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的好处在于简单便捷,对于一些账册不健全、难以准确核算收入和成本的个体户来说,是一种可行的征收方式。但如果个体户的实际经营情况与核定情况差异较大,也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调整定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