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赔偿义务及赔偿范围是什么?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赔偿义务和赔偿范围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中有明确规定。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行政赔偿这个概念。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违法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政府部门做错了事,给老百姓造成了损失,要进行赔偿。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行政机关的一种,当它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害时,就需要承担行政赔偿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在财产权方面,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例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吊 销了某企业的营业执照,导致该企业无法正常经营,遭受了经济损失,那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就需要承担行政赔偿义务,赔偿该企业因执照被吊销而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再比如,如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违法查封了某商户的货物,导致货物损坏或过期无法销售,也需要对商户进行相应的赔偿。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赔偿义务主要是对其违法行政行为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赔偿范围包括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所造成的损害。当事人在遇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违法行政行为并遭受损害时,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求赔偿。如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拒绝赔偿,当事人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如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