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按时还借款的利息计算该怎么做?


在日常生活中,借款是一种常见的经济行为。当借款人未按时归还借款时,利息的计算方式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法律规定和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如果借款合同中有约定逾期利息,那么一般应按照约定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借期内利率,又约定了逾期利率,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是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说,虽然可以约定逾期利息,但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 例如,甲乙双方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借期内年利率为10%,同时约定逾期利率为借期内利率的1.5倍。若甲未按时还款,那么乙可以按照约定的逾期利率主张利息,但如果该逾期利率超过了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超过部分法院是不支持的。 其次,如果借款合同中只约定了借期内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比如,丙借给丁一笔钱,约定借期内年利率为8%,未约定逾期利率。丁到期未还,那么丙可以要求丁自逾期之日起按照8%的年利率支付利息。 再者,若借款合同中既未约定借期内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参照当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标准计算的利息承担逾期还款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例如,戊借给己一笔钱,没有约定借期内和逾期利率,己到期未还,那么戊可以要求己自逾期之日起参照当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标准支付利息。 最后,如果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是为了防止出借人通过多种方式过度获利,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未按时还借款的利息计算要依据借款合同的约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同时要注意利率上限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