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7条怎么释义?

我跟公司签的劳动合同快到期了,但公司说按照合同里约定的服务期,我还不能走。我不太懂这方面的法律规定,想了解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7条是怎么解释的,这对我和公司的关系有啥影响呢?
展开 view-more
  • #服务期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服务期满;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这条规定。首先要明白几个关键概念。服务期,通俗来讲,就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后,和劳动者约定的劳动者必须为用人单位服务的期限。比如,公司出钱送员工去国外进修学习新技术,然后和员工约定学成回来要在公司再工作5年,这5年就是服务期。 当劳动合同期满,但服务期还没结束时,按照本条规定,劳动合同要自动延续到服务期满。这是为了保障用人单位在付出培训成本后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就好比前面例子中,如果员工和公司的劳动合同签了3年,3年到期时,5年的服务期还没满,那么劳动合同就要自动延长到5年服务期满。 不过,法律也给双方留了灵活处理的空间,就是“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服务期相关问题上自行协商其他的解决方案。比如,双方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期满而服务期未到期时,劳动者提前结束服务期,但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这里的违约金,法律也是有规定的,《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对于劳动者来说,如果遇到劳动合同期满但服务期未到期的情况,要仔细查看当初和用人单位签订的服务期协议和劳动合同,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对服务期和相关费用有疑问,可以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若协商不成,也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如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处理服务期和劳动合同的关系,不能随意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和劳动者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时,要遵循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确保双方的约定合法有效。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