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通则对埋藏物的解释有哪些?

我在自家院子里挖出了一些老物件,不确定这些是不是属于埋藏物。我想知道民法通则里对埋藏物是怎么解释的,这些东西的归属该怎么确定,有哪些具体的法律规定能让我参考呢?
展开 view-more
  • #埋藏物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民法通则对埋藏物的解释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什么是埋藏物。埋藏物通常是指埋藏于土地或他物之中,所有权人不明的动产。简单来说,就是被藏在某个地方,不知道原来是谁的东西。 曾经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接收单位应当对上缴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物质奖励。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当发现埋藏物且无法确定其所有权人时,法律将其收归国有。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财产秩序的考虑。一方面,避免因所有权不明而引发不必要的纠纷;另一方面,国家可以对这些具有一定历史、文化或经济价值的埋藏物进行妥善保护和管理。 不过,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取代了《民法通则》。《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九条规定,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适用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而关于拾得遗失物,《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也就是说,如果能找到埋藏物的权利人,就应当将其返还给权利人;如果找不到权利人,拾得人或发现人应将其送交有关部门,通过发布招领公告等方式寻找权利人。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发现了埋藏物,首先要保持冷静,尽量通过合理的方式寻找其原主人。例如,可以向周围的居民打听,查看是否有人丢失了相关物品;也可以联系当地的村委会、居委会或者公安部门,寻求他们的帮助。如果经过努力仍然无法确定权利人,就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将其上交。这样既能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也符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初衷。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