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有哪些若干问题的解释?

我想了解一下,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可能涉及寻衅滋事的情况,却不清楚法律是怎么界定的。比如在公共场所和人起了冲突,什么样的行为算寻衅滋事犯罪呢?最高法和最高检关于这方面适用法律有哪些具体的解释,我很想知道。
展开 view-more
  • #寻衅滋事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为依法惩治寻衅滋事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而制定的。下面为您详细解读其中的一些要点。 首先,对寻衅滋事行为的界定。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构成寻衅滋事罪。而本解释进一步明确,行为人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事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例如,在商场里无端辱骂他人、故意损坏公共财物等行为,如果是出于上述不良目的,就可能被认定为寻衅滋事。 其次,对于随意殴打他人的情形。解释规定,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节恶劣”: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二人以上轻微伤的;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多次随意殴打他人的;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的;随意殴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他人,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比如,在学校门口无故殴打学生,就可能符合这里的情节恶劣情形。 再者,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的认定。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情节恶劣”:多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持凶器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比如,长期在他人工作场所附近追逐、辱骂他人,影响他人正常工作,就可能构成情节恶劣。 最后,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情况。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情节严重”:强拿硬要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的;多次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的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例如,在集市上强行拿走小商贩的商品,且价值达到一定标准,就可能属于情节严重。 该解释为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和处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提供了详细的标准和依据,有助于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