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积压会导致成本增加还是费用增加呢?


存货积压到底会导致成本增加还是费用增加,需要从不同角度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成本和费用的概念。成本通常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它与特定的产品或劳务相关联。而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它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和特定产品的关系没那么紧密。 从成本方面来看,存货积压会增加存货成本。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当存货积压时,意味着企业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在存货上。这些资金原本可以用于其他投资或者经营活动,现在却被存货占用,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比如企业原本可以用这笔钱去拓展新的业务,获取更多的收益,但因为存货积压,失去了这个机会。同时,存货积压还可能导致仓储成本的增加。企业需要更多的仓库空间来存放这些积压的存货,从而要支付更多的仓储费用,这也使得存货成本上升。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再看费用方面,存货积压可能会引发一些费用的增加。比如,存货长时间积压可能会发生减值。由于市场需求变化、产品过时等原因,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可能会低于其成本,这时企业就需要对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会直接影响当期损益,增加资产减值损失这一费用项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五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此外,存货积压还可能增加管理费用。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管理这些积压的存货,如盘点、维护等,这也会导致管理费用的上升。 综上所述,存货积压既可能导致成本增加,也可能导致费用增加,企业需要重视存货管理,尽量避免存货积压情况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