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销售业务中的发票控制制度主要有哪些?


企业销售业务中的发票控制制度主要是为了规范企业在销售业务中发票的开具、使用和管理,确保企业遵守国家税收法规,保障国家税收收入,同时也保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以下是企业销售业务中发票控制制度的主要方面: 发票开具环节的控制。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对外收取款项时,应向付款方开具发票。销售方开具发票时,必须如实填开付款方全称,不得以简称或其他文字、符号等代替付款方全称。这一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十九条有明确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企业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比如,企业不能提前或滞后开具发票,必须按照销售业务实际发生的时间来开票。 发票使用过程中的控制。企业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不得自行扩大专业发票使用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虚开发票的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虚开发票不仅会面临税务机关的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企业要妥善保管发票,防止发票丢失、被盗等情况发生。如果发生发票丢失等情况,应当于发现丢失当日书面报告税务机关,并登报声明作废。 发票的取得与审核控制。企业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时,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企业财务部门要对取得的发票进行严格审核,检查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审核内容包括发票的开具日期、发票代码、号码、购买方和销售方信息、商品或服务名称、金额等是否准确无误,发票是否加盖了有效的发票专用章等。只有审核通过的发票才能作为企业的记账凭证和税务抵扣凭证。如果企业取得的发票不符合规定,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 发票的存档与保管控制。企业应当建立发票档案管理制度,对开具和取得的发票进行妥善存档保管。发票的保管期限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一般情况下,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在保管期间,要保证发票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发票损毁、丢失等情况发生。企业还应定期对发票档案进行清查和盘点,确保发票档案的数量和内容与记录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