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债权人在十五日内起诉的做法是否合法?
我是债权人,债务人给我发了个通知,要求我必须在十五日内起诉他,不然就不承担责任了。我不太懂这合不合法,我自己肯定不想这么着急起诉,想多收集点证据,所以想问问法律上对于这种要求是怎么规定的,他这么要求合理合法吗?
展开


在探讨要求债权人在十五日内起诉的做法是否合法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 首先是诉讼时效,它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通俗来讲,如果债权人在一定时间内不向法院起诉主张自己的权利,之后再起诉时,债务人就有可能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进行抗辩,法院可能不会支持债权人的诉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接下来看债权人的起诉权利。债权人在自己的债权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种权利是法律赋予的,并且债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合理安排起诉的时间。 那么,要求债权人在十五日内起诉的做法是否合法呢?一般情况下,这是不合法的。因为债权人何时起诉是其自主决定的权利,只要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起诉,都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债务人无权单方面要求债权人在特定的十五日内起诉。除非双方之前有合法有效的约定,例如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在某些情况下债权人需要在规定的十五日内起诉,并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那么这种约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债权人就需要按照约定执行。 如果债务人要求债权人在十五日内起诉,而债权人没有在该期限内起诉,债务人也不能以此为由拒绝承担债务。因为只要债权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起诉,债务人就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如果债权人因为自身原因,导致超过了诉讼时效才起诉,债务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法院查证属实的,债权人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所以,债权人应当关注诉讼时效的规定,合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