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诉讼请求是否算重复起诉?


在法律诉讼中,增加诉讼请求是否算重复起诉是一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的问题。下面将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增加诉讼请求和重复起诉。增加诉讼请求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原告在原来诉讼请求的基础上,额外提出新的请求。而重复起诉是指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构成重复起诉:(一)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二)后诉与前诉的诉讼标的相同;(三)后诉与前诉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 一般来说,如果原告在原诉讼程序中增加诉讼请求,通常并不构成重复起诉。因为增加诉讼请求是在同一诉讼程序内对诉讼请求进行的扩充和完善,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允许当事人在一定的期限内增加诉讼请求,比如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然而,如果增加的诉讼请求已经经过法院审理并作出裁判,再次以相同的事实和理由提出该请求,就可能构成重复起诉。例如,之前的诉讼中已经对某项赔偿请求进行了判决,后来又在同一案件中再次提出相同的赔偿请求,这种情况下就很可能被认定为重复起诉。 此外,如果增加的诉讼请求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新的,但实质上是对前诉裁判结果的否定,也可能构成重复起诉。比如,前诉中法院已经认定了合同有效,后诉中又以合同无效为由增加诉讼请求,这就可能被认为是在否定前诉的裁判结果。 综上所述,增加诉讼请求并不必然构成重复起诉。关键在于增加的诉讼请求是否符合重复起诉的法定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情况,合理地增加诉讼请求,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不确定自己增加的诉讼请求是否会被认定为重复起诉,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