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卖假货是否犯法?


代理卖假货是可能犯法的。首先来解释一下相关的法律概念。“假货”一般指的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或者是冒用他人的品牌、商标等的商品。而“犯法”在法律层面通常指的是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从民事责任方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如果代理卖假货,消费者有权要求代理者承担退款、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比如消费者购买到了假的化妆品,使用后皮肤出现过敏等问题,那么消费者可以要求代理者退还购买化妆品的费用,并且赔偿因皮肤过敏而产生的医疗费用等。 从行政责任角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如果代理者卖假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行政机关有权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从刑事责任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果代理卖假货达到了一定的销售金额等条件,就可能构成此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