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是否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
我和别人发生了民事纠纷,朋友建议我去申请仲裁来解决,可我不太了解仲裁。我想知道仲裁真的能有效解决民事纠纷吗?它靠不靠谱呢?
展开


仲裁确实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为仲裁制度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该法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这意味着,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仲裁是被法律认可的纠纷解决途径。 仲裁具有诸多优势,使其成为解决民事纠纷的有效方式。首先,仲裁具有自愿性。当事人可以自主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员以及仲裁的程序等,这充分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比如,在商业合同中,双方可以事先约定一旦发生纠纷,将提交某一特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其次,仲裁具有专业性。仲裁员通常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对复杂的纠纷作出专业的判断。再者,仲裁具有保密性。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这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最后,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一旦仲裁裁决作出,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使得纠纷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避免了长期的诉讼拖延。 不过,并非所有的民事纠纷都可以通过仲裁解决。根据《仲裁法》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所以,在选择仲裁解决纠纷时,需要确保纠纷属于可仲裁的范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