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罪取保候审是否符合规定?
在探讨放火罪取保候审是否符合规定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取保候审的概念。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而放火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 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从法律规定来看,对于放火罪嫌疑人能否取保候审,要依据具体案件情况判断。如果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者虽然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比如嫌疑人一贯表现良好、有固定住所和职业、积极配合调查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有可能符合取保候审规定的。
然而,如果放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如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且犯罪嫌疑人具有较大的社会危险性,例如有逃跑、再犯的可能性等,那么通常是不符合取保候审规定的。总之,判断放火罪取保候审是否符合规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拖欠银行两个月还不起会有什么后果?
夫妻共同财产一方可以私自处理吗?
女方将彩礼作为婚后财产合法吗?
医保共济账户是个坑吗?
工商登记有效期限该怎么填?
养老保险不想交了,需要办什么手续吗?
解约函可以自己写吗?
结婚两年离婚是否会退还彩礼?
公司法人可以有几个?
新农合报销该怎么报?
国企疗休养是否需要扣年假工资?
水产品出口退税骗税有什么后果?
申请生育津贴显示无感办申请是怎么回事?
还没离婚就和别人生了孩子是否犯法?
总公司经营异常时,分公司能否开银行账户?
重点群体社保三方缴纳能享受优惠吗?
家里人逼迫结婚是否违法?
员工入职时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要原件还是复印件?
异地购房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