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对公交易对方不给钱算诈骗吗?
我公司和另一家公司有业务往来,是公对公的交易。我们按约定完成了服务,可对方一直拖着不给钱。我就想知道,这种情况对方算不算是诈骗啊?我该怎么维护我们公司的权益呢?
展开


在公对公交易中,对方不给钱是否构成诈骗,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诈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一方通过欺骗手段让另一方交出财物,并且有非法占有这些财物的意图。 在公对公交易里,如果对方一开始就没打算给钱,采用虚构事实(比如编造项目情况、谎称有支付能力等)或者隐瞒真相(如隐瞒财务状况恶化、已经没有还款能力等)的方式,诱使你们公司进行交易并提供货物或服务,之后拒不支付款项,那就可能构成诈骗。比如,对方根本没有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却和你们签订合同,拿到货物后就消失不见,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诈骗。 然而,如果对方是因为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灵等客观原因导致暂时无法支付款项,并且没有欺骗的故意,那就不构成诈骗,而属于一般的合同纠纷。例如,对方公司因为市场波动,货款回收不及时,导致无法按时给你们付款,但一直在积极想办法解决,这种情况就不能认定为诈骗。 如果认为对方构成诈骗,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要是属于合同纠纷,你们公司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相关规定,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比如,按照合同约定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要求支付款项并赔偿损失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