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假币被骗是否构成购买假币罪?
我之前想着贪便宜,联系了一个卖假币的人去买假币,结果给了钱拿到手发现是一堆废纸,我被骗了。现在我就担心自己这种情况会不会构成购买假币罪啊,想了解下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
展开


购买假币被骗是否构成购买假币罪,需要从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购买假币罪的定义。购买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购买,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明知”很关键,就是说你得清楚自己买的是假币。而“数额较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 在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购买假币被骗这种情况,如果行为人有购买假币的主观故意,并且实施了购买假币的行为,即便最后拿到的是假的假币(如废纸),也不影响其构成购买假币罪。因为犯罪的构成主要看主观故意和行为,而不是是否真正买到了假币。从主观方面,行为人有购买假币的故意,这违背了法律对货币管理秩序的保护;从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购买假币的行为,只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骗)没有得到真的假币。 然而,如果在整个过程中,行为人虽然交付了款项,但实际上并不明知交易的是假币,那么就不构成购买假币罪。因为缺乏“明知”这个主观要件。 所以,购买假币被骗是否构成购买假币罪,核心在于行为人是否明知是假币而进行购买行为。在司法实践中,会综合各种证据来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例如,交易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交易的方式隐蔽等,都可能作为判断行为人是否明知的依据。总之,对于购买假币这种违法犯罪行为,法律是严格禁止的,我们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远离假币交易。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