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被起诉后把股东变更出去是否有用?
我公司因为一些业务纠纷被起诉了,现在有股东想把自己变更出去。我不太清楚这样做有没有用,是能逃避责任还是有其他后果?主要想了解从法律角度看,这种变更行为的实际意义和影响。
展开


公司被起诉后把股东变更出去,这种做法是否有用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从法律上来说,在诉讼阶段,股权是可以变更的,但前提是股权尚未被查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赋予了股东转让股权的法定权利,也就是说,不管公司或者股东自身处于何种诉讼程序,股东原则上都能转让自己持有的股权。例如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全部或者部分股权;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在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等一系列规定流程后也可转让。 然而,如果人民法院已经依法作出限制股权转让的裁决,那么此时就无法进行股权的转让了。并且,即使股东变更出去了,也不意味着就能逃避责任。公司的债务通常是由公司以其全部财产来承担责任,而不是由股东个人承担。若之前的股东没有完成出资义务等存在法定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形,即便变更了股东,之前的股东依然可能要对公司相关债务承担责任。 另外,如果股权已被司法查封,那就不能再进行变更了。因为司法查封是一种限制措施,目的就是防止股权被随意处置。 相关概念: 司法查封: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执行或诉讼过程中,为了保证判决的执行、防止当事人转移财产等,对相关财产采取的一种限制处分的措施。在股权这里,就是限制股权的转让等操作。 法定权利:是指由法律明确规定赋予公民、法人等主体享有的权利,就像股东依据《公司法》享有的股权自由转让的权利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