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权已变更后,还能否起诉原股东?
公司最近进行了股权变更,但发现原股东可能存在一些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比如未履行出资义务等。现在想知道在这种股权已经变更的情况下,是否还能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原股东,具体在哪些情形下可以起诉。
展开


公司股权变更后,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仍然可以起诉原股东,以下为你详细分析: 首先,若原股东未切实履行其出资责任即行出让股权,而新股东已知悉该等情况,那么债权人有权请求新股东对其出资义务承担共同连带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东享有将自身所持股权转让予其他股东或非股东人士的权利,但在进行股权转让时,必须依法办理相应的股东变更登记手续。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八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受让人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向该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其次,如果原股东在担任股东期间存在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要承担连带责任,公司在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后,可以起诉原股东,请求法院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追回公司的损失。比如,原股东在转让股权时,没有将公司已经存在的债务情况告诉受让人,虽然股权转让后原股东对公司经营产生的债务一般不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股权受让方可以以原股东未充分披露公司债务,要求其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并赔偿损失。 综上所述,公司股权变更后能否起诉原股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关键在于原股东是否存在违反法律规定或侵害公司、股东及债权人利益的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