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负激励罚款合法吗,该怎么举报?


首先,我们来分析公司负激励罚款是否合法的问题。从法律角度来说,公司是没有权利对员工进行罚款的。罚款本质上是一种行政处罚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只能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公司显然不属于上述主体,所以其自行设定罚款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公司可以根据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以及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对员工因自身过错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进行相应的赔偿扣除。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如果公司的负激励罚款不属于上述合理赔偿扣除的范畴,那就是不合法的。对于这种不合法的罚款行为,员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举报。 一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政府部门。员工可以准备好相关证据,比如工资条、罚款通知、劳动合同等,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书面或口头举报。劳动监察部门在接到举报后,会对公司进行调查,如果发现公司存在违法行为,会依法责令公司改正,并可能对公司进行处罚。 二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员工可以以公司违法罚款为由,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在仲裁过程中,员工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公司存在罚款行为以及该罚款行为的不合法性。如果仲裁委员会裁决员工胜诉,公司需要返还违法扣除的工资,并可能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三是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员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最终的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