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延迟发工资合法吗?


公司延迟发工资是否合法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工资支付的正常规定。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这就是说,公司和员工约定好了发工资的时间,就应该按照这个时间来支付工资。 接下来,分析公司延迟发工资合法的情况。如果遇到不可抗力因素,比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导致公司没办法按时发工资,在这些客观情况消除后应该及时支付工资,这种情况下公司延迟发工资是可以理解的,通常被认为是合法的。另外,如果企业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也就是说,公司确实有经济上的困难,并且经过工会同意了,在规定的延期时间内延迟发工资也是合法的。 然后,看看公司延迟发工资不合法的情况。要是公司没有正当理由,仅仅是随意延迟发工资,这就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是和公司协商,要求公司尽快支付工资。二是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根据相关规定对公司进行调查和处理。三是如果协商和投诉都没有效果,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工资以及相应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一般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总之,公司延迟发工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合法或者不合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劳动者在遇到工资延迟发放的情况时,要了解自己的权益,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