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了是否还构成犯罪?
我之前一时冲动想做件错事,已经开始行动了,但在最后关头我后悔了,停止了犯罪行为。现在我很担心,虽然我及时中止了,但这样还算犯罪吗?我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虽然犯罪行为已经中止,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不构成犯罪了。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这就表明,即使犯罪行为中止了,是否构成犯罪需要看具体情况。如果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到一定程度,对社会秩序或者他人权益已经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哪怕后来中止了犯罪,依然构成犯罪,只不过在量刑时会根据其造成损害的程度进行减轻处罚。例如,某人实施故意伤害行为,在将被害人砍伤后良心发现,主动停止伤害并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救治,这种情况下虽然有犯罪中止的情节,但因其已经造成了被害人受伤的损害结果,所以还是构成故意伤害罪,不过在量刑时会考虑其犯罪中止的情节而减轻处罚。 然而,如果犯罪中止的情况是在犯罪行为刚刚开始,还没有对任何法益造成实际损害时就及时停止,那么根据法律规定是应当免除处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行为完全不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因为犯罪中止本身就是在犯罪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形态,是对犯罪行为发展过程的一种法律评价。所以,即使最终可能免除处罚,其行为依然在法律上被视为犯罪行为的一种特殊形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